登录  注册 退出
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昆明家长满城寻桑叶:教育的形式主义还是科学课的必需
0
  **** 联系人:

四月初,全国的小学生将迎来一项为期一个多月的科学作业——养蚕。

对于小镇和农村地区的家长来说,只需购买一张蚕种,告诉孩子桑叶的来源即可,孩子便可根据老师的安排完成这项作业。对于城市学生家长来说,寻找桑叶并非易事。

媒体曾报道“家长半夜公园找桑叶”、“昆明桑树被家长薅秃”的闹剧。

养蚕活动是多年来科学课程的传统内容。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蚕)、蛹(蚕茧)、成虫(飞蛾)。作为培养和观察对象,其典型性、安全性、便利性已通过时间的考验。科学课程规定小学生养蚕并观察其一生,旨在引导孩子课外进行系统、持续的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记观察日记的能力和坚持做一项活动的好习惯,同时了解昆虫的四个形态知识,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与道德伦理观念。

昆明家长满城寻桑叶:教育的形式主义还是科学课的必需

由于桑树并非城市景观树,家长要找到桑叶确实困难。

于是,家长们绞尽脑汁,带着孩子到公园和郊外寻找。但随着蚕的长大,每日对食物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家长们不可能每天带着孩子往公园和郊外跑。于是,寻找桑叶的重担落在家长身上,令家长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媒体甚至发文批评养蚕活动是形式主义。

怎么办?人教版教材包含这项内容,显然经过专家和老师反复论证,认为是可行的。其他昆虫并不适合小学生饲养,要么不卫生、不安全,要么不典型、不易观察。人类饲养蚕已有数千年历史,没有比养蚕更好的替代活动。

可以说,养蚕活动是科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么取消这项内容,但可惜的是,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其他内容无法替代的。要么另想办法解决桑叶供应问题。

对于家长来说,网上已有代购桑叶的服务,能够保证供应,只是需要花费一些费用。对于学校来说,不一定要求所有学生都养蚕,全班只养一筛子,学生轮流带桑叶,这样家长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学校可以在校园种上几棵桑树,也可解决每班养蚕的桑叶供应。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学校和老师在作业灵活性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可以做得更多。

例如,其他综合实践活动和动手作业在设计时应考虑让学生亲自动手,家长只起指导或示范作用。毕竟,如果作业需要家长深度参与,就有可能被家长代替,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养蚕这项作业是科学课程的必修内容,并非形式主义。学校和老师在设计类似实践性作业时,应避免一刀切,让所有学生都在家里做,而应尽量设计不需要家长深度参与的实践性作业,否则,实践作业就真成了家长的作业,沦为形式主义了。

QQ: 微信:
网友回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