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文博盛宴:再掀华章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日,有关东莞博物馆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2023年底,东莞拥有53家博物馆,按照当时的常住人口1048.5万计算,平均每19.8万人就有1家博物馆。根据《广东省2023年度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东莞的国有博物馆数量达到18家,位居全省第五;而国家级别为一、二、三级的博物馆共有10家,与深圳并列全省第二。
为了庆祝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东莞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主会场,他们发布了“莞邑名贤传承计划”和三条莞邑名贤文物主题游径。与此全市范围内还举办了分会场活动,共涉及3类80项展览和活动,其中包括28项线下展览,27项活动,以及25项线上展览。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在热闹的活动现场,除了呈现出文化和博物馆的热情外,博物馆还通过活动展示了教育和研究的新形式和进展,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南方日报记者马新杰采写,李家威摄影。
5月18日,东莞市博物馆成为了一座课堂。来自东莞的三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师生们参加了三堂“同课异构应用公开课”,围绕着《莞城地方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学习。
这个课程是由博物馆、学校和社区共同打造的地方历史综合实践课程,是东莞创新的“馆校共建”地方历史教育模式的新尝试。该课程分为14课,涵盖古代东莞的自然生态、衣食住行、产业结构、人口发展、文化风俗、名人名家等内容,融合了中小学的9门学科,课程结构与学校课堂教学需求相匹配,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三堂公开课吸引了许多观众的围观,展示了该课程如何适应不同的学龄段:莞城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以“画说古东莞”为题,讲解了祠堂、学宫等古代东莞的代表性建筑,带领同学们现场尝试用水墨画表达古建筑。东莞市莞城建设小学的学生们则在保留古建筑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太阳能、人工智能等元素,创作了飞檐车站、古色古香小旅馆、岭南小茶馆等建筑模型。而高中课堂更加注重知识传授,老师们以课堂知识为基础,让学生们通过阅读了解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发展,思考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课程结束后,东莞市莞城建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赖晓航表示:“将博物馆引入课堂后,第一感受是兴奋和期待,因为这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学习体验。”莞城英文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尚同慧则认为:“该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有些学生表示:“希望将来能多去博物馆,参加更多类似的课程学习。”
在可园博物馆,文化社教活动增添了一些新意和现代气息。五名戏曲爱好者扮演了展览画作中的戏剧角色,通过化妆和现场互动,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戏剧文化的魅力。青少年儿童参与了陶瓷作画和水拓画,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除了将“林则徐家风展”送进高校外,鸦片战争博物馆还尝试了沉浸式研学活动。
同学们踏入林则徐销烟池的旧址和展厅,通过题目问答、趣味游戏、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将沉甸甸的历史变成易懂、愿意聆听、记忆深刻的知识。
在东莞展览馆,“无声导赏”逐步推广开来。这是东莞首个引入手语导赏服务的文化博览场所,旨在提升特殊群体的服务体验,推动博物馆服务的平等化。活动负责人温磊表示:“这是东莞展览馆中最静谧的导赏讲解,但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手语交流让东莞名贤的故事展现在听力障碍观众的世界中,扩展了他们对东莞人文精神的认知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馆校共建”在东莞也迈出了合作的新步伐。东莞博物馆联盟、东莞市博物馆与莞城学前教育协会合作建立了“东莞历史教育实践基地”。鸦片战争博物馆与广州华立学院签署了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更多博物馆正在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集群化、聚落化建设“博物馆之城”
一个博物馆就像一所大学。国际博物馆日,这所“大学”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前来“探讨交流”。
5月19日,第二十四期逸莞论坛聚焦“博物馆宣教与管理”,学界和业界齐聚一堂,促进东莞博物馆领域的学术交流,助力“博学东莞”品牌建设。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东莞目前博物馆的优势与特色在于非国有博物馆数量众多、种类多样,产业博物馆特色鲜明,休闲消费类博物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博物馆分布集中、馆际交流便捷。
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李宁利看来,“众多而不聚”是东莞博物馆发展面临的困境与不足。
当前,参观博物馆不再只是生活的一种新潮流,而是成为精神需求的一部分。作为精神需求的一部分,博物馆除了需要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外,还需要积极寻找受众,而不是让受众去寻找它们。
与东莞组建博物馆联盟的初衷相符,李宁利提出了博物馆发展的集群化和聚落化。具体而言,集群化是指博物馆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方式,使每个个体实现更高效、个性化的发展;而聚落化则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博物馆,并且可以将其他文化艺术空间纳入其中,构建开放的博物馆生态。
她建议东莞首先对博物馆进行全面调研,系统制定博物馆集群化、聚落化发展规划,并分阶段进行建设;建立文化博物馆行业人才的“储备池”,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东莞未来的博物馆集群和聚落将呈现怎样的雏形?李宁利根据目前东莞“三纵三横”的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勾勒了一个初步的蓝图:城区片区将建设以文化休闲为主的城市历史社区;松山湖片区将打造红色文化和改革开放的创新社区;滨海湾片区可发展海洋文化社区;水乡功能区适宜打造水文化集聚地;东部产业园片区则突出工业产业社区的特色;东南临深片区可依托山地特色和高端养老,打造植物文化社区。
“博物馆的展览面向的绝大部分是普通公众,其目的应该是向公众传递历史、文化信息。”尽管东莞当前博物馆常常以热门展览吸引关注,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教研室的高级讲师金志伟仍然认为,以专业
他希望东莞的展览设计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参与群体,包括不同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和职业背景,融入更多元化的视角。
“研究是博物馆的职责,而教育是博物馆的目标。”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助理教授潘攀在研究中更注重博物馆的“地方感”建设,“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观众一踏入博物馆就能感受到这是东莞,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发展。”
潘攀建议东莞从地方印象、地方记忆、地方意识和地方体验四个方面加强“地方感”。地方印象针对的是非本地游客,博物馆应该挖掘地方历史、考古和文化遗产特色;地方记忆则更关注本地人,博物馆可以增加地方饮食、地方习俗、方言、产业和就业等内容,通过故事分享建立博物馆与社区居民的情感纽带;在地方意识方面可以增加与其他地区的对比;在地方体验上,博物馆应该探索具身体感的参与互动、现场学习和志愿服务。
她认为,东莞在主会场发布的莞邑名贤文物主题游径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各个博物馆可以更加注重探索“基于地域的博物馆教育”。